標準一:擁有自主品牌并且產品品質穩定
不難發現,近幾年市場涌現了很多魚龍混雜的電器品牌但又很快銷聲匿跡。究其原因,要么是商標涉嫌侵權或是租用商標到期,要么是產品品質出現問題撒手走人,丟給代理商一個“爛攤子”,讓消費者利益受損,讓經銷商信譽受損。這樣的品牌堅決不能推薦。
標準二:企業可持續發展
今年廚電企業倒閉的新聞屢見不鮮,每一家倒閉廚電企業背后是一群滿含血淚的代理商。有些廚電企業本身底子薄,在形式好的時候盲目舉債擴大產能,當銷售遇挫的時候,企業就會資金鏈斷裂,難以為繼,只能倒閉清算。有些甚至是一夜之間人去樓空,代理商貨款兩空,欲哭無門。要理性選擇,企業穩健發展很重要,不要被“訂貨5萬,送IPAD;訂貨8萬,送面包車;店面租金、導購工資等各種補貼……”各種誘人政策迷惑,看重企業的長遠發展帶來的諸多利好。
標準三:產品創新能力
如果企業產品創新能力不足,就使得產品在市場上失去競爭力,代理商、零售上付出諸多努力,仍然事倍功半,久而久之,零售商流失,代理商也要重新選擇品牌,重啟市場,就如朋友所在單位面臨的問題。
標準四:企業自主品類能否滿足需求
這一點很重要,目前很多廚電企業自身只擅長某單一品類的生產,其它品類依靠外貼產品來進行配套,這樣會存在一些問題:其一專業度不夠,配套產品品質、產品線組織難以滿足需求;其二產品不能自主控制,有可能一款暢銷產品因貼牌廠家產品調整,被迫下市;其三產品售后難以保證,一款產品的生命周期要比其使用壽命短很多,產品下市后,產品配件采購不到了。所以自身主營的品類,最好合作品牌都能自主生產。
標準五:是否具有品牌運營能力
不否定有代理商有能力可將一個品牌自零運作到當地知名品牌,但這樣的代理商畢竟不多,所以企業在品牌上有投入可以讓代理商、零售商在銷售上事半功倍,在宣傳、推廣、售后上予以配合,終端銷售上就會輕松許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