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升級的大幕之下,產品的更高層價值以及更多的新品類被挖掘出來。這實際上是勾勒出了整個供給端的兩條基本路徑:
挖掘產品更高層的價值,意指需要拓展產品的功能、提升產品的品位,這代表著內涵的提升;更多的新品類被激發出來,這實際上意指外延的擴展和提升。
廚電行業乃至整個泛廚衛家電行業,能夠在近年來新常態的經濟背景之下頑強向上,正是由于這兩條路徑所提供的動力。而能夠稱之為“動力的動力”,很顯然,來自消費升級這一新時代的來臨。
在財經觀察家眼里,2008-2012年是一個特殊的時間段。始于2008年的經濟危機波及全球,中國奮起出擊,通過投資拉動和政策釋放,創造了逆勢的增長,但強行拉動的經濟在2012年也遭遇了瓶頸,低迷不振的消費未能在投資和出口之后繼續承擔起拉動經濟增長的作用。
這一背景之下,供給側改革應聲而出。從供應側提升水平,釋放潛力,正是旨在拉升經濟的核心內容之一。就在2012年的中國家電博覽會上,出現了特別劃列出來的高端家電展區,由此掀起整個家電行業、尤其是廚電行業的一個新的時代。
供給端的覺醒和發力,使得需求端的潛能被進一步激發出來。此后連續五年,廚電行業在煙灶等核心品類上不斷獲得突破,智能、環保、節能、健康、個性等更高層級的需求維度被訴諸產品研發;同時,嵌入式蒸烤箱、兩凈、掃地機器人、洗碗機等旨在提升消費者生活品質的建設型產品,也以漸次爆發的形式,為廚電行業輸送源源不斷的動力。
所有過去,皆為序曲。未來一切,正在過去的基礎之上鋪就。已經在我們面前展開畫軸的2018,正是建立在這一起跑線之上——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高速發展,我們早已度過了從無到有的階段。現在的我們,正奔行在從有到優、從優到品(品位、個性)的路程之中。市場足夠廣袤、足夠復雜、足夠容納更多有志于圍繞廚衛家電行業而斬獲收益的各類主體,但市場也足夠脆弱和善變,它不太會有耐心寬容地去給一個企業犯錯誤的機會。這就是廚電行業面臨的時代。說得更粗鄙一些,廚衛行業在吃喝拉撒、家居生活上有著無盡的進發空間。誰不是為了讓日子過得更好些?誰的好日子,不是建立在更舒適的生活基礎之上?
我們都喜歡引用的“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這一句名言。實際上這是適應于任何時刻的廢話。此之地域,彼之天堂。用什么樣的心態、走什么樣的路徑,決定了你面臨的是旭日東升還是暮色蒼茫。(蔡錦橙)